双积分大考下 看众车企的战略布局与对策

日期:2017-10-10

9月28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在万众瞩目下终于出台。与此前《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版本最重要的变化为对车企新能源积分延迟一年进行考核。而其实在争论双积分政策细则拟定的这段时间中,众车企们已经在加紧布局新能源领域。

那么,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应对“双积分”政策 新一轮小合资潮趋势初现

2016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报告》显示,公示的122家乘用车企业中,完成油耗年度目标值的仅有79家,也就是说,还有40余家车企的平均油耗并不达标。依据双积分政策,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可在关联企业间转让。因此应对双积分政策,与国内车企新建合资公司,成为外资车企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还可以获得新能源正积分的优先购买权。

事实上,小轮合资潮趋势已经初现。今年5月,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将于大众合资生产纯电动车,据悉,其第一款车将会在2018年投放市场。今年7月,戴姆勒与北汽签署合作协议,表示在北京奔驰工厂生产纯电动车和动力电池;8月,福特与众泰签署合作备忘录,拟组建纯电动车合资公司;而就在8月底,雷诺-日产联盟与东风签署协议,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车公司。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8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5万辆,比亚迪、知豆、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上汽荣威等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列。显然,选择与早有布局的自主品牌进行合作,会为外资企业的新能源布局提速。可以预见,双积分办法的落地,或能带动更多外资企业与中国自主品牌进行合资。

2020年为大考 多车企已推新能源战略

依照双积分管理办法,国家对2018年的新能源积分不做考核,对2019年度、2020年度,其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同时,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等额结转一年。同时,2019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可以使用2020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进行抵偿。

也就是说,实际是将2019年和2020年进行合并考核,2019年产生的新能源负积分,可以使用2020年产生的正积分进行抵偿。因此,2020年才是各车企真正面临新能源积分大考的时间。目前乘用车研发周期一般在三四年,现行双积分政策其实也为各家车企研发出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留有时间。

事实上,目前,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汽车行业的大势所趋,欧洲多国也纷纷公布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我国推出双积分政策,亦是希望车企更加注重研发新能源技术,促使其调整产品结构,以此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对于车企,无论是因应对中国双积分政策还是自身产品策略使然,他们已经开始了对新能源车领域进行进一步布局。

大众集团:今年1-8月,大众集团在华共销售约193万辆,稳居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榜首,事实上,销量巨大同时也意味着将需要更多的新能源积分。今年6月,大众集团公布其在华新能源战略。大众中国CEO冯思翰表示,至2020年,大众汽车将基于现款车型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同时基于创新平台打造的新一代纯电动、全面互联化车型将于2020年起登陆中国。目前大众集团在华销售的新能源车是奥迪的两款插混车型,据了解,即将推出的纯电动车分别为大众高尔夫电动版e-Golf和奥迪代号为X55BEV的小SUV。

 




文章评论:(0条)

请留名: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好亚论坛
责任编辑:好亚网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