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杨贵民携手墨尔本Ensemblinx室内乐团独唱对音乐的爱

日期:2017-09-20

“你的梦想是什么?”

——这句汪峰滥用了的台词,对有些人来说,却是漫漫人生途中不断盘旋在心头的旋律。

1015日,《追梦》音乐会将在Melbourne Recital Centre,仅为130双渴望纯粹的耳朵,奉上一场关于探索、追逐、找回梦想的演出。

《追梦》音乐会的三位主要灵魂担纲分别是:

荣获多项国际大奖,著名澳籍华人作曲家于京君;

商海纵横多年、却终不忘初心回归艺界的男高音歌唱家杨贵民;

EnsembLinx乐团创始人、墨尔本交响乐团黑管演奏家、墨尔本大学音乐系讲师Robert Schubert

三位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甚至不同领域的主办人,秉持着同样对于音乐的纯粹梦想,精选了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梦幻曲目,为墨尔本的观众织就一场丰盛无比的音乐美梦。

近日,三位主办人接受专访,在《追梦》开始之前,为我们讲述“梦”的缘起。

 

“于京君,可能是澳洲最好的作曲家”

于京君,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80年代后赴日、美继续进修作曲,师从汤浅让二、池边晋一朗、亨策(Henze),纳森(Knussen)和伯恩斯坦(Bernstein)等当代大师。

 

于老师曾应邀为很多国家的乐团和机构创作过作品,其中包括:澳洲ABC国家广播公司,英国BBC, 法国的IRCAM,德国的现代室内乐团,伦敦小交响乐团,慕尼黑市政府,墨尔本国际艺术节等;

于老师的作品获奖众多,其中包括:1988年库赛维茨基(Koussevitzky)坦戈伍德作曲奖;维也纳现代大师作曲奖;第56届日本音乐比赛作曲奖;意大利迪利亚斯特城作曲奖;日本全音钢琴2000作曲奖;澳洲著作权协会作曲奖等。1985年他被授予澳洲理事会的作曲奖。19911994年他连续两届荣获保罗·罗因作曲奖,使他成为澳洲作曲届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此次《追梦》音乐会中,有近半的曲目出自于老师的创作。

当问起他自己的心头好时,他第一反应就提到了《歌声》:这是他20多岁的时的创作,一直收在抽屉里从未发布过。当开始为《追梦》选曲时,这支怀揣着少时梦想的曲子突然从脑海里跳了出来——那是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时代、心境与梦想,如今听来,分外有意味。此外,《禅颂》亦是此次值得一听的作品。在于老师看来,作曲如入道,繁复乱人耳易、而简约动人难;真正动人心的旋律,应是让人听懂才能感动。

说到梦想,于老师说他最骄傲的是自己一生从未改过行,在音乐的这条路上,他走的纯粹。有人问,他近来作品多为改编,是否因为作曲灵感枯竭?他笑对这一质问,改编,是因为乐于挑战;而他的灵感。在澳洲广袤无界的自然之中,始终自由奔驰。

 

于京君老师采用了家喻户晓的童谣《闪亮的小星星》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变奏,探索、阐释、找寻和演示发展音乐的可能性,鼓励年轻人的作曲者和钢琴演奏者的创造性

在专访接近尾声的时候,EnsembLinx乐团创始人Robert Schubert认真跟聚澳记者强调:在他看来,Julian(于老师)可谓是目前澳大利亚作曲第一人,而他的价值在华人界被严重低估。

“杨贵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关于问道有这么一句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杨贵民老师在商界风生水起,在音乐界的道路却有些兜兜转转。

他大学主修师范音乐教育,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辗转进入商界之后,不得不暂别心爱的歌唱事业。

来到澳洲,在异国他乡,他穿梭于许许多多的华人社团,寻找乡音,更寻找知音。是心中不息的歌声,让他重新追梦,找到了于京君老师,找到了Robert Schubert

 

你也许曾在维州的某场晚会或者某次同乡会上,听到过他高亢的歌声,熟悉的旋律中饱含情感。然而,他不只是一个满足于“登台亮相的票友”。多元文化融合的墨尔本,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多元的音乐艺术,粤语歌、传统戏剧、日本民谣、歌剧,多国语言、不同民族的经典——如果说华人社团活动令杨老师领悟到身为华人,在文化熔炉中寻求自我价值的重要性;那么多元文化的洗礼则令自身对于艺术的追求更加纯粹与坚定。

 

《追梦》三位主办人讨论曲目细节

杨老师声音优美柔和,音质丰富,音色明亮,此次演出的曲目以抒情悠扬为主,能极尽体现他的声线特色。于京君老师特地为此次演出重新编曲,许多曲目是首次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而杨老师自己最为推荐的是《叫我如何不想她》,这首充满中国特色曲子,相信会在现场引起许多感动与感触。

“音乐,不能仅仅为商业而演奏”,这是于京君与杨贵民老师携手举办这次音乐会的初衷,在文化与文化、民族与民族交融的墨尔本,华人发声,不应只为热闹。

“每年墨尔本除夕夜,回响的都是他吹奏的黑管”

Robert Schubert,澳洲著名黑管演奏家、EnsembLinx乐团创始人,常年应邀出席澳洲ABC国家广播公司、墨尔本交响乐团演出。

 

土生土长于澳洲的他,在80年代去了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进修,师从James Morton Larry Combs。若身在墨尔本多年的你对他的名字依然陌生,但你多半对他的演奏作品有所耳闻——每年除夕守夜,那段从电台里飘出的仿佛唢呐的《中国主题协奏曲》,其实就是他用黑管演绎的。

 Robert曾旅居日本十多年,在日本,他结识了身为钢琴演奏家的太太,而他们夫妻两人也就是EnsembLinx最早的班底。可以说EnsembLinx乐团在先天基因之中,就融合了亚洲文化的底蕴。

Robert从日本回到墨尔本,惊讶地发现,亚洲面孔在这里成为了大多数人熟视无睹的存在。在他看来,亚洲文化对于澳洲艺术的熏染,是自然而然、天长日久的,而这次《追梦》音乐会的合作,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结果呈现。

 

演唱家与演奏家

问起Robert对于《追梦》音乐会演出曲目的推荐,他选择了《海滨之歌》,这首经典日本歌谣,在他旅居日本期间,常常见到当地人听到此曲潸然泪下的景象。尽管语言未必相通,但好音乐带来的感动却是天下大同。

Melbourne Recital Centre

City穿梭的时候,你可能经常看见这幢建筑别致的外观,但《追梦》将会带你领略到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超高水平的演出设施与服务,真正小型艺术沙龙式的音乐欣赏会。用于京君老师的话说,“这是一个让人走进去就会不自觉安静下来的地方”。仅限130人的小型演出厅,让你真正能听到每一个音符的细节。

 

启航·英汉音乐教育学会

《追梦》音乐会,是英汉音乐教育学会(AAMEEC)成立以来的第一场举办的启航活动。AAMEEC致力于英汉音乐教育,研究英汉歌词互译、英汉音乐作品乃至英汉戏剧作品。

AAMEEC以音乐为无国界的交流桥梁进行跨界研究,旨在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英汉文化的不同魅力。

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选民博士也在此次专访中提到,将来会举办更多的多元文化音乐交流活动,也会与不同组织机构进行合作,在儿童教育、经典文化普及等方面,为促进英汉文化的交流注入全新的活力

 

专访《追梦》音乐会主创额人员全体合影

 

左起:专访同声翻译/清华大学博士生马丽娟,EnsembLinx乐团创办人Robert Schubert,自由音乐人/音乐会统筹Marion,著名作曲家于京君,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选民,男高音歌唱家杨贵民,音乐会录音师张骏

 

活动时间:2017-10-15 17:00:00 2017-10-15 18:00:00

活动地点:Melbourne Recital Centre

报名结束时间:2017-10-15 00:00:00

报名网站:https://www.melbournerecital.com.au/events/2017/unforgettable-songs/




文章评论:(0条)

请留名: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好亚论坛
责任编辑:好亚网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