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股市将爆发洪荒之力 真正“吃饭”行情来临

日期:2016-10-02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红盘迎接国庆。这个红盘实属不易,基本是在“三无”状态下的产物。一无外围的助力,美股欧股大跌、亚太股指大跌;二无热点,盘面零散着的仍是个别的“股权转让+重组预期”个股,深圳国改个股也只是异动了一下;三无量能,大盘再创17日以来的最低量能,成交仅1128亿。所以,红盘只是一个象征,同时又像是一点情怀。

这个节期有点长,整整9个交易日无法交易。往常长假,美股喜欢弯道超车,当中国股市开盘时他们跌;中国股市停盘时,他们快速涨;到复盘时,他们就又开始用跌来施加影响了。这次,估计还得再次上演这个戏法。但是,中国股市已越来越按自己的轨迹独立运行了,用四个词来概括,叫做“宠辱不惊”。这主要是因为,长期的疲软状态,令资金对这个市场失去了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上半年,资金转投商品期货市场,将期市弄得风生水起;到9月份,资金则宁愿再次选择房地产市场,将楼市泡沫越吹越大,以至于现在不得不到处限购,调控的范围与力度正在扩大和加深。所以,无论多大的利好,也无法唤醒那些装睡的资金;无论多大的利空,也无法砸趴下一个沉睡的指数,因为中国股市本来就是趴着的。

但是,节后仍是值得期待的,多重因素或能让市场重新恢复生机,催生出年内的第一波也是最后一波“吃饭”的行情。

我们先从技术层面去剖析一下市场的位置。本周五是多线形成的日期。从月线上看,大盘连续5个月收到5月均线以上,这也是5月均线死叉10月均线整整1年后的首次金叉,月线没有走坏,意味着今年尽管盘整日期长达8个月,但并没有走坏,中线多头趋势仍在。再从稍短级别的周线来看,本周4天收于3000点以下,在30周生命线上获得支撑,并于最后一个交易日重上5周线,表明3000点并未被有效击破,只要10月的首周拉出中阳,周线的均线依然可以走出均线多头攻击的形式。以上是大盘的形势,本周多由券商股护盘引发,技术指标未完全走坏;而对于形成市场赚钱效应或走热的创业板指数,则体现了逐步走强的特征。这是因为,本周创业板指数不但未创新低,且多次引领大盘上行。创业板指数9月下跌1.91%、周线下跌0.31%,均明显地强于大盘。10月份,创业板周线上的多条均线,已完全粘合于2160点一带,将会形成强烈的变盘。9月的表现,使其10月向上变盘的概率大增。

弱市下看短线的技术指标很容易出现失真的状态,但从大周期与形态、位置上看,技术指标还是有其独到的先行指南针作用的。10月已迫在眉睫,对当前来说,就属于短线了。短线我们希望能从宏观中观微观的政策消息层面来剖析是否有足够的催化剂,以引发市场具备做多的合力。

10月无疑是内涵丰富的一个月。从中国经济层面来看,楼市在大涨价后迅速引发各方调控措施的出手,预计将会让泡沫平稳下来,资产价格不至于迅速上升。财新9月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九月份PMI50.1,连续三个月离开收缩区间,显示经济有企稳迹象。10月下旬,即将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预计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大的政策空间。作为对保资产还是汇率的忧虑,我们既已认为楼市短期涨价不会过于猛烈,也不会强烈地打压房市而使经济遭受重大灾难,那么,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将是可以预见的结果。101日,人民币将正式成为SDR(特别提款权)超主权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未来,人民币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储备经理的资产配置中占据更多比重。在资本市场上,MSCI在几度拒绝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后,周四在声明中表示,观察到A股市场出现积极的发展,但仍需要一段时间关注政策变动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并指出深港通将有利于解决境外投资者面临的利润转移问题以及停牌A股数量出现边际减少。我们注意到,深港通距离我们已越来越近。

历史数据统计显示,国庆节前一周走势,都是跌多涨少。自2005年以来的11年中,整个10月份有7次上涨,仅有4次下跌。其中大盘国庆节后首周的三天中,上涨概率高达九成,上涨幅度平均达到2.3%。值得一提的是,以20092010年的节后“红包”最大,国庆节后一周时间内沪指涨幅超过了7%。去年10月份,大盘涨幅则高达10.8%。有着这样的心理预期,再在技术层面的支撑下,凭借国内外历史性标志性的利好政策消息面的刺激,多重因素叠加,或能暴发出一股洪荒之力,催生出年内第一波或是最后一波稍有级别的秋收行情。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个股的长期阴跌,只是因为大环境大趋势的长期低靡,导致场内的资金不得不集中力量攻击其它的某一类股或某种题材股而已。当洪荒之力的趋势发生作用时,资金将会去攻击每一个角落,那么,野百合也能在深秋结出一颗略显苦涩的果实。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0条)

请留名: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好亚论坛
责任编辑:好亚网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