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之后,有多少集团军搬家
军改后的集团军
根据国新办2013年发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介绍称,“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包括18个集团军和部分独立合成作战师(旅),现有85万人。集团军由师、旅编成,分别隶属于7个军区。”
军改前集团军驻防情况
梳理军改后有关集团军的报道发现,18个集团军数量未变、名称未变,均已在军报上不止一次亮相。 就陆军集团军层面而言,因七大军区已无,所以毫无疑问,这些集团军均已转隶至战区陆军。
目前集团军部署情况
战区 司令部驻地 陆军机关驻地 下辖集团军
东部战区 南京 福州 第1、12、31集团军
南部战区 广州 南宁 第14、 41、42集团军
西部战区 成都 兰州 第13、 21、47集团军
北部战区 沈阳 济南 第16、39、40、26集团军
中部战区 北京 石家庄 第20、54、27、38、65集团军
在军改之前,集团军的部署和隶属情况是这样的↓↓↓
原沈阳军区下辖第16、39、40集团军
原北京军区下辖第27、38、65集团军
原兰州军区下辖第21、47集团军
原济南军区下辖第20、26、54集团军
原南京军区下辖第1、12、31集团军
原广州军区下辖第41、42集团军
原成都军区下辖第13、14集团军
20天搬家完毕
军改之后,对集团军变化较大的,一是“换领导”,原先归军区管,现在归新成立的战区管;一是移防,也就是“搬家”。
截至目前,被报道进行移防搬迁的仅有第27集团军。所谓移防,相较于转隶这种隶属关系的变化,强调的是空间上的变化,驻防的军队移到另一地方驻防。
3月9日,军报报道称,这个集团军从河北移防山西,成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而进行部署调整的军级单位。根据国防和战略部署需要,转隶、改编、移防这事儿虽然在外界看来轰轰烈烈,但在军媒报道中,旅一级的移防也不是什么新闻,甚至像是“家常便饭”。即使是大型的调整,解放军也已经历了多次。
西藏军区某山步旅前身系1937年在豫皖苏地区建立的抗日游击武装,79年来历经6次转隶、9次改编,转战10余省市,如今已锤炼成一支傲立雪域的高原劲旅;
1954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10万余官兵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98年,济南军区某师已准备撤编,接到长江抗洪命令后,立即投入抗洪抢险,凯旋后,随即加入到“裁军50万”的行列。
事实上,即使是27军也并非第一次移防。 按照军改要求,第27集团军在2015年12月从河北移防山西。 军报长篇通讯曾描绘了集团军搬迁场景,“千人千车动,搬迁寂无声”,道路两边、小树林里,站满了离退休干部、官兵家属和孩子,他们一边远远地目送,一边默默地擦拭着眼角……
4月12日,中国军网《做改革强军征途上的“纤夫”》一文中提到,陆军第27集团军仅仅用了20天,横跨两省三市,干脆利索地完成了移防搬迁任务。
还有报道称,其下某旅80%机关干部面临并克服了两地分居困难。截至目前,集团军已经帮助30多名官兵办理家属随军和子女转学的难题。
军机关搬迁时,不带走一件营产营具,不留下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却给陆军某。
部留下了一支400多人的保障队。班长王书健透露:“人比以前少了,不光完成自己的工作,还在其他时间帮助其他人完成其他要素的工作。”
集团军的地位
历史上,集团军扮演了重要角色。18个集团军任意一个拿出来,都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称号和故事。例如,王牌中的王牌、“万岁军”第38集团军,新四军第三师、后最先入朝抗美援朝的39军,“常胜军”、沙家浜故事发生地的20军。
以27军为例,该集团军被媒体评为英雄部队和王牌军。
27军的前身是原八路军胶东军区地方部队。1946年,胶东军区的大部分主力部队进军东北,余下部队就是后来的华东野战军第9纵,是第三野战军麾下的以“进攻能力无敌”著称的王牌军。1948年,该部队在济南战役中第一个冲入济南城,活捉了国民党陆军上将王耀武,毛泽东亲写“济南第一团”表彰该部队之一部,美国媒体惊呼“共军的攻击力之强,足以攻占任何一个城市”!
此外,电影《渡江侦察记》就发生在该军。“上海战役”中该军也第一个打进市区(其中一个连长通过钻下水道奇袭敌军指挥所,活捉一个师长,当时的这个连长就是后来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
1950年抗美援朝二次战役,79师和80师在大量冻伤的困难下,猛冲猛打,一个不剩地全歼美军“北极熊团”(该部队曾经干预苏联十月革命),是我军在朝鲜歼灭的最大的一个美军编制。
历史在演进,不过,政知道发现,在军改后陆军研究制定的发展长远战略中,集团军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6年5月初,陆军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研讨班在京举行,近百名将官和10所师级直属院校主官齐聚。军媒报道称,“陆军将把这次研讨活动形成的成果及时应用到陆军升级转型、建设发展实践中,研究制定陆军发展长远战略,构建陆军、战区陆军、集团军三层规划计划体系,努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可见,具有历史积淀的集团军仍然是陆军建设中的支撑单元。